书朋网

书朋网>翊唐 > 第二十一章 唐家威仪(第2页)

第二十一章 唐家威仪(第2页)

“那你帮快我找找,要是李公知道我丢了钥匙,非得发火不可!”

刘瞻应了一声,奔过来一眼便望见令狐缄案几上堆积如山的书稿案牍,不禁心中有了望洋兴叹之感。刘瞻心里暗道,案几上每日堆着这么多东西,找不着东西也是可以想见的吧……

“掌书记,俺一直好奇,你每日到底是怎么从这么一大摞东西里面……找到你想要的文案的?”

“习惯成自然……”令狐缄不假思索道:“倒是钥匙,我每日带在身上的,不可能没了啊?”

“是不是放在家里了?”刘瞻撇了撇嘴。

“可能吧,”令狐缄咬了下嘴唇,无奈着叹了口气道:“那只能午时我再回趟崇明坊了……”

辰正。

维州,薛城东城门下。

杨综朝身后的队正和武威军士兵们投过去求助般的目光。

“你们谁会吐蕃语,喊一声叫人开城门?”

队正和士兵互相摇摇头,面面相觑,队正无奈,忙认真叉手道:“杨都尉,小正太原刘祖德,我们这一队都是去岁募集的河东兵,要会吐蕃语,也太难为我们了。”

杨综眼朝队伍里扫了扫,这一队五十人看起来都个个身高不矮,有的比自己还高,体格也的确较平常看见的蜀兵健壮许多。

“都尉刚刚调入武威军有所不知,去岁蜀兵早已破胆,羸弱不堪一战,李节度便将其基本遣散了,南诏及吐蕃南道虎视眈眈,李节度上书朝廷,募集北兵以解燃眉之急。现在只有天征军是蜀兵。”队正又忙解释道。

杨综无奈,仰头对着城头,扯着嗓子高喊。

“城头的蛮子,大唐武威、天征军,奉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之命,前来换防,速开城门!”

然而杨综的声音却像是石子坠入枯井,过了整整十息的工夫,也没有人回应。莫非悉怛谋那小子是真的把所有吐蕃守军都带到成都了啊。别说是有人从城头探头探脑,就连城内都感觉像是空无一人,毫无烟火气息。回头看去,虞藏俭的大部队像看笑话似的立在百步远处,正巧是城头弓弩射程之外。

杨综把嘴里嚼烂的薄荷叶吐到地上,陌刀塞到了队正手中,仰头仔细观察了一遍城墙,城墙还保持着青砖结构,这一点与西川诸城没有太大区别,看来即便被吐蕃占据了六十七年,维州城墙还大体保持着原貌。

薛城县城的外郭城门远比成都府的要低矮,最高处仅仅只有两人高,从城门内嵌的位置来看,城墙不是很厚。再加上很多青砖从城墙的斜面上突出来,攀爬起来想必也不是很难。

“唐旗!”

杨综伸手,队正便恭敬地将认真卷好的三辰旌旗递给果毅都尉。

杨综探进腰间,像是为了安心似的摸了摸叔父留下来的玉石信物。而后便将唐旗卡在腰间蹀躞上,身手还像往日在河曲鲁州时一样敏捷,轻而易举地爬到了城头,原来整个外郭城墙之上空无一人。

可能由于无人看管,此刻城内坊门均是大开。然而时辰还早,除了里巷稀少的行人外,多数百姓还未起床,家家户户大多闭着门扉。而且由于清晨的雾气蒙蒙,城里更远处,除了象征内郭并非空城一座的袅袅炊烟外,看不真切。城内人并不知道,维州城墙上已有了一名唐兵的身影。

杨综将象征华夏的黑边红底三辰旗展开,其上织有日月星辰,象天之明。杨综顺势一把扯下残破的素白吐蕃军旗,将三辰旗无比郑重地套于旗杆之上。

代宗皇帝广德元年,六十七年前,吐蕃军陷松、维、保三州,剑南西山尽皆陷于敌手;德宗皇帝贞元十七年,三十年前,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指挥的维州之战,无数士卒为了这座城池身死异乡;而在太和五年,九月丁巳的这天,这座被吐蕃人称作“无忧城”的维州,终于再一次升起了大唐旌旗!

东方的日光蓬勃而出,扯碎了岷山孤峰的云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