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翊唐 > 第一章 风起西川(第2页)

第一章 风起西川(第2页)

帅府为一三进院落,独占半坊,分前中后三大殿。前殿宽有五间,进深九架,殿宇为工字厅,建歇山顶,上饰有悬鱼、惹草。大殿门前正上方,悬有一金漆乌木匾,赫然用金字正楷上书“成都府”三个大字,由现任节度使李德裕去岁上任时亲笔书写。府门前和府中又有帅府牙兵共近百人看守。

前殿内,有一紫檀木桌,宽有两丈,上置军用西川全图,桌旁有一计时铜漏,全城所有官邸铜漏均与此铜漏同调。节度使李德裕身着三品紫色圆领袍衫,上绣大科绫罗,头戴佩巾幞头,腰束十三銙金玉带,其上用绯红细绳悬着象征身份的金鱼袋,在烛火摇曳下熠熠发光。

李德裕在前殿中央焦急地来回踱步,不时看向殿外。

殿内,行军司马李淮深、虞侯韦荣、牙兵中郎将杨综、华阳县尉虞藏俭等十数将校官吏陪伴左右,殿中掌书记令狐缄和节度判官刘瞻,也时刻准备书写新的文书稿件。所有人面容凝重,不发一言。

他们都在等维州的消息。

维州,曾经一直是大唐领土,地势险要,是进军康区的门户,隶属于剑南道。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而入,攻占包括维州在内的西山数州,而今陷落已六十七年。其城三面临江,距离成都府四百里。南界江阳,不知其极;北临陇山,积雪如玉;东望成都,若在井底;西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岷山苔原。

“襄宜,他还没有遣人送信吗?”李德裕语气急促,问向牙兵中郎将杨综。

杨综,河曲鲁州人,字襄宜。这个蓄着浓密八字髭须,身披明光铠的年轻将军颧骨突出,颇有胡人面相。杨综在担任八年河曲兵将后,自去岁调入西川,便火速升任牙兵中郎将。

毋需细想,杨综也明白李德裕口中的“他”指的是安插在维州城的暗桩张翊均,便给了否定的回答。

从年初开始,吐蕃王城逻些便传来风声,尊崇佛教的赞普赤祖德赞统治下,逻些的苯教徒被残杀殆尽,同时吐蕃王庭派系林立,权臣韦达纳坚与其他尚论外戚相互攻讦。

而张翊均则于不久前来报称,吐蕃边地由于王庭政局动荡,与逻些的矛盾也日臻兴锐。同时城内势力暗流涌动,恐有大变。

杨综正不无担忧地看着一脸凝重的李德裕,拱手而立,神情严肃道:“呃……李公,月前张翊均便有奏报称,将于九月乙卯日派人回报,丙辰日起事。而今乙卯日将过……仍未有消息,会不会是……暗桩像去岁一样,已然暴露?”

李德裕微微摇头,即使再不会察言观色之人,也能看出李德裕神情上写满了焦急。

“韦虞侯,辰时派去的斥候怎么还没回报?”

“回禀李公,快马加鞭,想是也快到成都府了。”韦荣躬身答道。

李德裕紧闭双唇,望向殿外,咬肌微动。

“若是张翊均果真暴露了身份,万事皆休。”

戌正二刻。

吐蕃南道,维州,薛城县,某处。

几乎与此同时,一个身披吐蕃戎甲,头戴毡帽,腰间挎着一柄黑鞘藏刀的蒙面兵士匆匆走向里坊。

如果他怀中的维州薛城舆图无误,这间坊里正中央便是维州节儿(刺史)府衙所在。

维州地处边地,城中百姓不过五千,此时已过宵禁,街上无一行人,坊门早已关闭。坊门外侧,几个看守里坊的吐蕃奴兵,正围着一窝火堆,“哔哔啵啵”地烤着狼肉,远远的就闻到了肉香。城中钱粮紧缺,这想必是出城打来的落单的狼崽子。

吐蕃兵制,其士兵皆兵民一体,亦兵亦民,普通士兵皆为随军奴隶。

一个赤脚奴从见有人靠近,便站起了身。奴从见来人身长七尺,面部罩着一袭黑布看不清楚面容,身着吐蕃柳叶甲,脚踩饰鹰布靴,皆非奴从所能穿着,也不像汉人,不过保险起见还是用吐蕃语叫住了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