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翊唐 > 第三十五章 和光同尘(第2页)

第三十五章 和光同尘(第2页)

李宗闵点了点头,“王璠虽然同吾私交不错,但被穆庆臣举荐拔擢,难以判断这新贵究竟想干什么……”

“奇章相公可曾对穆氏拜相有所表示?”亲事拱了拱手,压低了些语声。

李宗闵长叹一口气,他遽然起身,面朝着一副墨宝望得出神。

李宗闵暗忖道,自己这位宰相老友向来与己同荣辱、共进退,但由于穆庆臣属实为人光正,自伊始牛思黯便对穆庆臣有着好感,因此李固言劝阻不成后,牛思黯也未曾亲自入见进言。后来思黯似是查明此人与李德裕并无交结,甚至在今日常参后向自己说起穆庆臣此人为人正直,擢升宰相并无不可,还称赞了穆庆臣为政清廉、不受财货、克己忠心的行为。

李宗闵忍不住埋怨起牛思黯来。当初明白与自己说好,要尽力延后穆庆臣拜相一事,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他的内心疑窦重重,天子意志如此坚定,穆庆臣电速升迁,内中必有隐情,绝非是简简单单的嘉奖其不结朋党,清廉为官。

李宗闵细眯双眼,望了那墨宝一眼,上书“和光同尘”四字,笔体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李宗闵想起此墨宝乃是颜真卿的真迹,是长安县尉杨宁于自己进士及第后所赠。而杨宁,乃是当朝谏议大夫杨虞卿之父。

《道德经》有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吾就不信,这穆庆臣……真像传闻的那般干净?”李宗闵嘴角微微上扬起来,口中喃喃。他将双手背过身去,朗声向亲事管家吩咐道:“你且去遣人知会下师皋,让他速来见我!”

午正三刻。

长安,万年县,晋昌坊。

晋昌坊大概是全长安城最为易寻的里坊了,大雁塔高耸的塔尖甚是醒目,即便身在城北也可于白天遥遥望见。

张翊均骑“飒玉骓”赶往晋昌坊时,已近未正。坊内禅宗兴盛,每日由午初至未末,靠近坊墙处常常有大慈恩寺的知客僧在此为行人旅客分发些斋食。张翊均自辰时简单用过些朝食后便没再吃什么,又连忙了一中午,赶到晋昌坊已饥肠辘辘,便在坊墙根排了会儿队,讨要了颗素油子。

子是湿面揉制,素油煎炸而成,上缀芝麻,香气扑鼻,很是顶饿,用作填饱肚子最适合不过。张翊均一边咬着油子,一边牵着“飒玉骓”朝着与李商隐约定好的地方而去,恰巧在未正时鼓訇然响起时走到了张家别业。

张翊均拍了拍手上的芝麻,捏着铺首在府门上轻敲了三下……

不多时,门后传来了脚步声,继而门闩被抬起,门扇随之打开了一条缝。

李商隐只露了半张脸,刻意地压低声音道:“《长恨歌》,找谁?”

张翊均愣了半晌,长恨歌?十六郎这玩的是哪一出?

“什么意思?”

李商隐将门缝开大了些,似是揭晓答案道:“从此君王不早朝……”

张翊均一时没明白李商隐如此是何意,但时间紧迫,他来不及同李商隐玩谜语,便催促他开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