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翊唐 > 第二十八章 火中取栗(第2页)

第二十八章 火中取栗(第2页)

“王晏灼……”颍王不假思索道。

“不错!”张翊均接着道:“彼向时所言,意在玄都观之破败,竟已须举子选人前来供奉香火……此言虽为讽刺书生,却也点出玄都观现时之不比往昔。”

“你如此讲,某倒忆起来,往昔观内莫不尽是桃树,每逢春日,便桃花满园,甚是壮观,奉香人流摩肩接踵?”李瀍似对张翊均所言产生了共鸣,语气中带着些惋惜,“后来种桃道士故去,清风为道长,却因某些原由,香客骤减,桃花自然也凋谢殆尽了……”

李商隐插话问道:“清风……却是何时晋为道长的?”

“九年前……”颍王道,他自总角便修道,京中道观的人事变动始终烂熟于心,因此对此语气十分肯定,“那之后,倒非玄都观经营不善,却是释家夺了不少香客过去,某确也不知为何。”

张翊均知道,释家指的是佛教寺院,大唐本奉道为国教,然而同时亦遵奉释家,故而于太宗贞观年间助玄奘兴建了大慈恩寺以及高耸的大雁塔,时至今日,仍屹立不倒,就位于万年县的晋昌坊中曲。

“所以,翊均你的意思,”李瀍揣摩道:“玄都观为重振昔日,故而决定默许乱党借由道观,挖凿暗渠,图谋不轨?”

张翊均虽然并未正面口头确认,但却轻轻点了下头,只因实话讲,这不过是他的猜测,但不无可能成其原因之一。

“臣不太明白,”李商隐细思片刻后,拱手向颍王道:“既然乱党勾连之所已被翊均兄发现,为何不即刻上报官府,甚至殿下上奏圣人,岂不能即刻捣其巢穴?”

“不可!”

这一次,张翊均和颍王几乎异口同声,让李商隐吓得浑身一激灵。

“某还活着,这便是理由!”张翊均字斟句酌地解释道:“眼下事情还不明朗,不宜轻举妄动。幸亏彼时我身上并无任何可证明我与殿下有关的物什,不然情况便糟了……”

“而且……”颍王补充道:“假使某上奏皇兄,必将打草惊蛇,如若届时乱党对暗渠有所遮掩,致使官府毫无线索,那诬告的罪名,便只得由小王承担。”

“不过……若翊均兄所述属实,长安必将有大劫,危在旦夕啊!”

张翊均看向有些无措的李商隐,摇了摇头,“对方应当还未曾准备好,不然……彼时我为他们所发现,如若他们准备举事,为保不被泄密,他们也会选择杀人灭口,而非止下迷毒送出暗渠。”

经张翊均解释,李商隐霎时恍然大悟,却也想来胆寒。他这才意识到,此代称“鬼兵”的乱党似是一庞然大物,其所作所为,包括修凿暗渠、私藏刀兵、埋暗桩于西川、谋变乱于长安,皆有条不紊。即便暗渠被发现,竟也似乎极为自信,不怕阴谋败露地止将张翊均迷晕送出,好像他们心中笃定,就算为人所发现,也绝不会伤及他们的密谋分毫……

叩门声又一次在门扉外响起,随后宋皋沉稳的语声便由外传来:“殿下,哺食已备好,放于三院正堂了……”

“知道了。”颍王应着,看向他们二人,缓缓由交椅上起身,手向屋门一延道:“如不嫌弃,稍候先飨哺食再聊不迟……”张翊均和李商隐亦恭敬从命,叉手唱喏,跟随颍王移步三院。

正堂内,宋皋似乎早已命人摆好了左、上、右三处餐几,其后各放有一席蒲团,餐几上也已摆满了后厨备好的哺食。待颍王正襟坐于上首后,张翊均和李商隐便入坐两侧,宋皋则默默地将前门掩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