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宋胆 > 第168章 蛟龙出海,大宋归来(二合一)(第3页)

第168章 蛟龙出海,大宋归来(二合一)(第3页)

所以,这种船不需要尾舵,只靠轮桨就可实现比有舵帆船更为灵活的效果。

唯一的问题就是,轮桨船之前一直应用于江河槽船,放到海船上使用难度很大。

因为海上风浪大,海船吃水也深,很难调节轮桨在海船之上的位置。

安装的位置过低,则整个轮桨都没入海中,效率大减的同时,驱动舱也容易进水。

可是放的太高,又容易整个露在海面之上,失去了作用。

就算安装在正正好好的位置,可是对船支的配重也有极为严苛的要求,船轻浮上来,船重则没进去,大大的制约了海船的载重能力。

但是,通过大宋匠人们两年的不懈怒力,终于还是克服了难题,最终给飞剪船装上了风火轮。

他们巧妙地给飞剪船增加了一个“配重舱”,类似后世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船轻的时候,向舱中注入海水,让船体下沉一些。船太重,就把海水排出去,轮浆浮起来。

这样一来,二十组轮桨始终能位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

而且,在度过无风带之后,还可以把配重舱清空,使得轮桨整体露在海面之上,用风帆驱动帆船。

这样一来,轮桨不在水下产生阻力,又可加大轮桨箱对航速的阻碍,可谓绝妙之法。

像今天这样的风暴天气不适合张帆,轮桨依旧可以发挥最大效用,操控帆船,逆风而行。

海娃喊着号子,两艘巨舰在号子声的映衬之下,于风暴之中穿行,有如游海蛟龙。

正在这时,有水手跳下底舱,“都统,陆地!!前方有陆地!咱们好像到了!”

海娃一听,登时大喜,向底舱的水手们大喝一声,“听见没有?陆地就在眼前,咱们到家了!”

底下的水手们都已汗若雨下,听到严都统此言,眼神猛然锃亮,嗷嗷叫的把轮桨踩的像风火轮一般飞转。

海娃那边已经鼓舞着士气,“都听好了,上了岸,老子随便你们疯玩七天!女人、烈酒、踏实软床,就在眼前了!再给我加把劲儿那吗!”

“嗨、哟!!”

安南国,红河口。

安南,即是后世的越南北部。

此时的越南一分为二,南为占城,北为安南,合称交趾。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忽必烈剿灭大宋之后,便兵指安南。并很快征服了这里,将之纳入版图。

但在这个时空里,因为赵维的出现,使得现实出现了偏移。

大宋未亡远遁天外,使得忽必烈不得不暂时搁置对南亚小国的征服,把战略重心向东瀛迁移。

伯颜、张弘范征服东瀛一战,自两广调用军船数千,使得阿里海牙没有足够的兵力出击安南。只能等东瀛归元之后,再有行动。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东瀛很快收服不假,但这个时候扶桑又出现了。

忽必烈的全部心神都在备战扶桑上面,两广水军也留在东瀛紧锣密鼓的准备越洋作战。

这样一来,安南反而逃过一劫,至今毫发无损。

此时正值初夏,应时而来的热带风暴开始席卷东南亚。尤其是今天,海上狂风巨浪,肆虐涌荡。

红河口的海港之内,大小民船、军舟并排而靠,躲避着妖风。

老渔户们都在船舱里喝着劣酒,蜷缩一团,一边闲聊天,一边祈求这个难熬的风暴之夜,赶紧过去。

如果明天风就停了,他们也许还能赶上去大元雷州的那趟买卖。

是的,红河口的渔民们自入春之后就没下海打过鱼,而是接了一桩大买卖,有人出高价雇佣南安船到几百里外的雷州接人。

红河口的近万安南渔民已经来来回回跑了一春天了,个个赚的不少。

现在大伙儿都琢磨着,风赶紧过去,因为听说雷州那边的生意已经差不多了。

这一春天,运到安南来的宋人、宋兵得有好几万,只剩一小部分没过来。大伙儿抓点紧还能收个尾,最后再挣上一笔。

“别灰心,看这样子,别看现在闹的欢,明早一定能歇风。”

渔民们闲聊着。

“也不知道咱们明天出发,还能不能赶上最后一波?咱可听说,没多少啦,都过到咱南安这边了。”

“话说回来,你说这宋人也是够能折腾的,国都亡了,还打个什么劲儿?不要命了呗?你看看咱们运过来的那些宋人,一个个痩骨嶙峋,跟乞丐似的。还打呢?打个什么劲!?”

“我听过来的宋人说,他们是奔着大元的四川去的。说是有个什么宁王,在四川打了大胜仗,占了好几座城。这些人都是奔着投靠宁王呢!”

“咱也听说了,说是在咱南安上岸,一路穿林子到他们的四川得有两千里地。这不是有病?”

“都是扯淡,脑子不好使!大宋皇帝都跑了,这帮人还傻不拉叽的打呢?皇帝都不要他们了,还打什么打!?”

“要我说吧,谁当皇帝不是当?非抱着个大宋不放。”

“对!这话实在。我看那个什么宁王多半是个花架子,还打了元朝好几座城?他吹的吧!元人那么好打?反正元人要是打到咱们安南来,咱是不费那个劲,认了新皇,接着过咱的逍遥日子!”

“你们管人们是真是假?反正咱们有钱赚就行呗!打去吧,元人说自己是中原正统,宋人也说自己是中原正统。那就打呗,咱们看热闹,还把傻子宋人的钱挣了,多好?“

在安南人看来,宋人那么折腾就是吃饱撑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