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杀杀(第2页)

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杀杀(第2页)

刘备一边认错,一边也在内心快速反省,自己怎么会说话那么不小心呢。

反省来反省去,他才意识到:一切,还是要怪他爬得太快了!

两年,确切地说,是二十个月,就从县尉爬到了太守、杂号将军!

当然了,在更早之前,他当县尉倒是也当了两年多了,但格局太低。

以至于他脑子里还缺乏那根时时刻刻考虑“皇帝对于主动越境杀贼的武官会有多忌惮”的弦。

谁让他第一次“抗命回乡杀贼”,还特别收到了灵帝的褒奖,还专门让涿郡地方以此为由给他举孝廉了呢,结果刘备潜意识里就有了个危险的错觉:只要我是为了平叛、为朝廷好,朝廷肯定会支持我。

当他是县令、都尉的时候,刘虞可以授权他跨县、跨郡平叛,反正都是在幽州内部,刘虞有这个特批的权限。

可出了幽州,刘虞就罩不住了,乌苏是最后一个越州杀敌的借口,用完就没了。

一盆冷水浇下,才让刘备冷静地想起了李素当初劝他越境讨贼时的本意初衷:

来青州,不是为了占地盘的!哪怕收复了青州再多的郡,也一个都不属于你!

来的目的,首先只是裹挟人口、挽救一部分误入歧途的百姓,让他们摆正位置,去辽东或者带方屯田渡荒。

其次是趁机招揽东莱、北海、泰山三郡的英才俊杰。

第三是练兵、从青州兵中筛选一部分兵源扩大武装。

最后是“因粮于敌”,减轻辽东苦寒之地第一年的后勤压力,用山东的粮食养小半年兵。

当初李素跟他一二三四说得清清楚楚,绝对没有第五点!

不能忘初心啊!

如今还是汉灵帝没驾崩的世界,皇帝但凡稍微有点智商,就绝对不会鼓励“谁主动帮我平乱,我就把他平下来的地盘也封官封给他”,那是取乱之道。

因为皇帝知道,只要他“追认”了一次,那第二天全天下的州牧太守将军,都会主动攻击隔壁的反贼以扩大自己的地盘。

当初刘备“弃官杀贼”是可以鼓励的,因为你得先弃官,你得先给朝廷好处,皇帝巴不得你弃官后他重新提拔你、再把人情恩惠卖你一遍。

这两件事的政治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天下的逻辑是分几个阶段的。

188年就是皇帝让你去哪你就得去哪的威权世界。

露出丝毫在没有旨意授权的情况下、自发靠武力拓展地盘的想法,都会直接被打成反贼,遭到天下共诛之,之前多少忠义的戏码都白演了。

以刘备的智商,他只要注意到这一点,就不会产生试图割据青州的妄想。

从另一个角度说,要是这种妄想行得通,天下也不该是曹刘孙来三分了,而应该是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分——他们这些年为朝廷收复的地盘,哪个不比刘备多?你刘备算老几?

要到190年,天下才进化到第二阶段逻辑:你可以借着讨董的旗号抢地盘,但仅限于抢董卓直辖的地盘和亲董地方官的地盘。而讨董诸侯之间内战依然是不行的,会犯众怒被天下群起而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