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4章 渣男级别的上中下策(第2页)

第34章 渣男级别的上中下策(第2页)

“辽河中游水位已浅,此处分叉后,各条支流的水位更是一下子浅了好几成。糜郡丞的河海两用沙船,无法在辽隧以上的分叉支流中航行。所以如今海路运来的军粮,都是运到大营囤积起来。

将来进攻辽隧和襄平,还要用小船转运到前线。而辽东各县就地征集的小船,远不如糜家船只坚固,也并无船楼、板舱可以遮蔽箭矢。敌军在北岸筑起长堑,土墙后埋伏弓弩手,便足以压制河面,使我不得迂回运粮绕过此处、直接攻击辽河平原纵深诸县。”

如果绕路直接偷家,部队过得去,粮草却过不去。

古代作战运粮并不是很多古装剧里演的那样,靠牛车驴车为主——牛车驴车就相当于古代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只是从码头出来后到大营那段距离,才靠牛车。

要是几百里路都用牛车,那无异于当代快递公司放弃高速大货车、直接用快递小哥的小电驴驱车数百里送快递一样浪费。

不然的话,曹孙之间历次战役,也就不会再纠结于寿春、濡须口、合肥这几个战略要点了。正是因为这几个点控制了淮河水系进入长江水系的河流交汇点,所以不打下来就没法水路运粮、没法继续进兵。

刘备琢磨了一下鲁肃看到的问题,转向李素又问道:“子敬所虑,伯雅可有解法?”

李素也不敢托大,认真想了想:“倒是有些想法,但不保证奏效,只能说是一试,如果敌军不中计,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刘备:“说来听听。”

李素:“上策么,便是让子龙领数千骑兵,随军带足七八天的干粮,往辽水东边的支流溯流而上数十里,假装切断辽隧敌军与襄平敌军的联系。

甚至营造出‘我军主力放弃水路运粮、愿意承受陆路以牛车运粮二百里的损耗,直扑襄平攻城’的姿态,逼着辽隧堑墙防御体系内的敌军追击我们,从而逼敌野战。此策的好处是随时可以试试,不成功无非也就让子龙白跑一趟,别的没有任何损失。”

刘备刚听到这儿,立刻拍板:“好计,虽然敌军不一定中计,但也没什么耗费,让子龙立刻准备一下,今日便作出迂回佯攻的姿态。”

不管敌人相不相信赵云要偷家,先演一演再说。

这也是对付敌军分兵囤驻两处时,最容易想到的。围点打援嘛,假装威胁兵力弱的那个重要据点,引诱兵力强的去救。

李素这个上策,其实也是直接抄了司马懿灭公孙渊时的办法。如果张纯的智力值比公孙渊高,那就多半没搞头了。

“再说中策。”吩咐完之后,刘备回头继续问李素。

李素:“如果上策演完后,敌人无动于衷,那就只好将计就计,真的分兵去迂回襄平、甚至试探性攻城。攻城的强度不重要,关键是要确保断绝襄平与辽隧这边的内外消息,只让辽隧敌军知道我们在攻襄平,却不知道我们攻得有多激烈、到底投入了多少人。

如此一来,假以时日,辽隧这边的敌军肯定会沉不住气。就算他们不敢直接放弃辽隧回救襄平,至少会伺机渡河到南岸、截断我们通过陆路给襄平围城前线运粮的粮道。

这时就要考验我军欺骗部署的能力了,只要能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留在辽隧这边的预备兵力和粮队护卫不足,他们就会大胆出来劫粮。

此策与上策相比,成功率更高些,坏处则是万一失败,比如演得过了,救援运粮队的兵力打不过敌军劫粮队,那么我军必然会蒙受损失,粮草也会大批被烧甚至被劫。”

上策是成功率低,但失败了没损失,等于空头下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