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7章 表面兄弟(第2页)

第87章 表面兄弟(第2页)

……

张亮作为书商,在为“刘焉那种大人物,为什么要如此仗义竭尽全力帮李素”而大惑不解的同时。

太常卿府上,刘焉本人也在紧锣密鼓地为“伯安兄”交代的事情奔忙操持。

刘焉如今好歹算是汉室宗亲中的第二号实权人物,他怎么可能是为了李素的面子才出力呢?能够使唤动他的,当然也只有刘虞了。

前几天,刘虞给他的加急密信就送到了,信中还说,此信抵京后最多七八天,刘虞给皇帝的报捷奏章也会到。

这段时间差里,刘虞需要刘焉全力在京城帮他造势布局,以便奏章到皇帝手上的时候,皇帝能够有个心理准备、知道该如何解读那份奏章,从而答允奏章中的一些请求。

当然,刘虞也没让刘焉白帮忙,他让密使还随信带给刘焉一份重礼——价值几千万钱级别的重礼!作为刘焉帮忙活动的经费。

这笔财物过于庞大,所以并不是从幽州千里迢迢运来的,而是从刘虞本人在雒阳的别府凭信物支取的——刘虞当过多年大宗正,在雒阳的府邸始终保留着,也有家人打理,藏了大笔钱财以便随时结交权贵运作打点,就跟驻京办似的。

“伯安这是吃准了我当初‘废史立牧’的用意了呀,唉,为了早日外放,只好帮他斡旋到底了。”

刘焉听取完属吏的汇报,知道这几天为《驳灾异论》预热造势的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心中如是感慨,决定明天按计划入宫面圣。

他为什么非要帮刘虞呢?很简单,因为刘虞是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至今外放的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州牧,相当于是“试点州牧”。

如果刘虞政绩不明显,平叛效率没有提高,刘焉还如何证明州牧制度的优越性?他还怎么请皇帝毫无疑心地把他也放出去当益州牧?

为了自己早日从太常卿转职为益州牧,就要早日让皇帝看到刘虞干得好、州牧试点有疗效!

在这个问题上,刘焉与刘虞暂时有共同利益。所以哪怕自己贴钱他都要热心帮衬,帮刘虞就是帮自己。

只不过,这种休戚与共不会持续太久。

只要刘焉拿到益州牧任命的那一刻,他与刘虞的表面兄弟也就结束了。

……

第二天一早,刘焉就出城去面圣。

这并不是朝会的日子,所以想见皇帝得去毕圭苑,而毕圭苑不在雒阳城内,在城外十几里的乡下。

为了确保这次能见到皇帝,而且还要确保会见前皇帝心情不错,刘焉就先花了几十万小钱,把十常侍中的当值人员稍微打点了一番。

“臣太常刘焉,叩见陛下,为陛下贺喜。”

在一座仙鹤与锦鲤环绕的湖心亭中,刘焉见到了皇帝刘宏,立刻称礼,细节自不必提。

这儿没人知道,再过20个月,毕圭苑里养的这些锦鲤就要被董卓拿来煮汤了,而仙鹤则要被烧烤。

“是君朗啊,最近有什么趣事么?”刘宏也是有够没心没肺,遇到大臣来毕圭苑求见,依然以为是玩乐的事儿找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