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1章 被人跟踪了都不知道(第2页)

第51章 被人跟踪了都不知道(第2页)

汉末丹阳兵作为天下优质兵源已经有些年头,声名在外,所以想让手下部民当兵的山越部族豪酋,都会主动渡江到北岸的徐州广陵郡找工作。

久而久之,在广陵就形成了一个雇佣兵集散地。

历史上,刘备在第一次当徐州牧讨袁术时,被吕布偷了家,无处可归,就是选择“收拾残部逃往广陵”。

刘备这么干的理由,正史上没写,但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被偷家后,糜竺给了绝境中的刘备“仆僮两千人、钱两千万”,让刘备“重整士马”。所以刘备选择了去“广陵雇佣兵劳动市场”,只有在那儿才能把糜竺给的钱最快兑换成战斗力。

……

跟关羽行了一程之后,与毋丘毅的大部队渐渐拉开距离。

李素也不免开始在心中盘算琢磨这一趟要招募的贤才名单。

大部分人不能强求,只能看缘分随遇而安,但设定几个主要目标还是很有必要的。

刘备和李素自己,如今薄有一点名声,但官位终究太低了。那些起点高的大贤,对于连郡守都不是的人,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

所以要招人,第一方便的就是毫无官场地位的豪商,或者是没有功名的大地主,其次就是寒门学子、江湖流亡的壮士豪侠。

至于名门之后,目前还不是刘备和李素能劝诱的。

刚才分手前,跟毋丘毅的闲聊中,让李素回想起了后世对刘备颇有帮助、也性情颇为投契的糜竺,所以这个选项,直接被李素列入了这次路上要笼络的头号对象。

糜竺就是商人,历史上他仕途顺利还是天下大乱、陶谦牧守徐州之后的事儿了,现在应该还毫无官场地位。

这样想结交天下知名官场义士的豪商,向来是李素最喜欢拉拢的,何况此行去招募丹阳兵,他们自己募私兵的钱只有一千万了,也招不了几个私兵,不想办法再忽悠几个赞助商、互利互惠一把怎么行?

在其他穿越者看来,糜竺或许不重要,只不过是个臭有钱的。但那是因为其他穿越者没有李素的灵活变通,不是走“立功与买官互为表里、互相掩护”的快速晋升路线。

钱这种东西,对李素的重要性,是远超他人的。

其余能拉到什么人,就以招糜竺的路线为基础,再沿途随机应变吧。很多名究竟籍贯何处、如今有没有出仕,李素也记不清楚。

毕竟谁前世读历史会读那么细、细到去特地记名人籍贯呢?李素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不是考据当学究的。

只能一路上找当地商人发展成卖书的经销商,然后换取情报、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边想着计划,李素一边在马背上拿出一张羊皮的地图,在内心比划起来:

“这次拉拢的第一目标就是糜竺,那么路线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糜竺好像是东海郡人,具体哪个县不记得了,也就是相当于后世苏北的盐城、连云港一带,南面就紧邻着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广陵郡。

所以咱应该是先往正东略偏南的路线,一路直插东海郡,再折向正东南进入广陵。这一路先要出虎牢关,经酸枣、官渡,入睢水东下。

途径兖州的陈留、襄邑、豫州的睢阳,翻过芒砀山后转入泗水,经小沛;最后进入徐州,经彭城、下邳、东海、广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