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新顺1730 > 第七十八章 以商控蒙(第2页)

第七十八章 以商控蒙(第2页)

“如你所言,这样一年可以收多少钱?”

“不好说。现在罗刹人主要要的是大黄和茶叶,但日后贸易定然增加。也就是微臣所言的第一个问题:钱少。今年如此,明年如此,百年之后还如此,他们垄断之后,上下打点,外人也无法插手,更不可能知道贸易额到底多少。”

还有一个更为露骨的问题刘钰没提,就算皇帝想要养肥猪等过年杀肉,那可不是那么好杀的。到时候勾连在一起,稍有风吹草动可是真能跑。

阿芙乐尔炮响之前,对俄贸易的山西商人可是在彼得堡买下了一整条街的。此处不留爷,爷去投罗刹,资本没长根,随时可以溜。

至于贸易额,刘钰估计对俄贸易额肯定是年年增长的。

现在俄国大量需求茶叶和大黄,官营垄断以应付彼得留下的庞大军队的开销。

但日后,除了这些东西,俄国人可以从大顺这边买的东西很多。

伴随着美洲金银运抵欧洲,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物价上涨,城市化加速,西欧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促使东欧再度农奴化,以作为西欧的粮食和原材料出口国。

彼得一世逆天改命,之后又有叶卡捷琳娜二世、斯托雷平这样的ssr人物,乃至于一战后民族的自决独立如潮时,还被列宁用普世的阶级对抗民族的独立生生续了七十年才碎,俄国最终还是回到了十八世纪就注定的全球贸易下的历史必然——原材料出口国。

这是命。

现如今的俄国即便有彼得一世逆天改命,可是历史大势却依旧难以扭转。

西欧日益上涨的粮价、日渐需求的木材和牲畜、西欧农业革命的技术东传,都让圈禁农奴的贵族大为有利可图,农业呈现出畸形的扩张。

粮价高、农奴被束缚产粮、粮食大量出口、粮价更高,工商业缺乏人力,粮价增高导致城市成本增加,工商业很难发展。

只要贸易稳定,棉布、毛呢、绸布、生丝、瓷器、冰糖……甚至“灰色牲口”的军装,这些,都是可以大量出口的。

价格革命和再度农奴化的影响下,即便棉布从河北运到伊尔库茨克,此时还是比当地生产的便宜。

别说落后的俄国了,此时印度的土布,万里之遥也一样压的英国本土棉纺织业抬不起头。亚洲的传统手工业要到百年后才会被西欧彻底打败,而现在传统优势仍在,不论成本还是质量。

这些,都是钱。

其实皇帝无论先问上中下任何一策,刘钰都会说这个。

至于是上是中是下,只在于他怎么说而已。

刘钰想试探一下,自己说了那么多的“但是”,皇帝到底最在意的是哪个。

既然皇帝先问了每年能收多少钱,那刘钰真正想要的话,就可以围绕着“钱”这个问题着重展开。

但他还是没说最想说的办法,而是绕了个圈子道:“陛下,若行下策,那就是违背祖训,复前明的二十四衙门,皇家垄断,以内监负责,太监出京,对罗刹贸易,直入陛下内帑。”

这话刘钰敢说,皇帝却不敢用。

李来亨终究是李过的义子而非亲儿子,对于李过遗训除非如同“不用太监用女官”这样实在有些难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要遵守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