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假纨绔与高岭花 > 第一百二十章 少年时光(第1页)

第一百二十章 少年时光(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绸缎铺掌柜姓薛,名万银,家中排行第三。

在青川郡陈县,薛万银也算小有名气。他精明,会做生意,手里有三间铺面,主营绸缎玉器,每日进账都富余得很。

陈县的人,每每见到他,都笑嘻嘻称一声薛三老爷。

这些讯息苏戚几乎不用打探。她跟着薛万银走回家宅,路上便听了许多旁人的闲聊议论。关于薛万银近日又做了什么买卖啦,家里悍妻闹着不让他纳妾啦,送小儿子去读书,给明德堂准备了极贵重的束脩云云。

薛万银牵着季阿暖的手,进入自家大宅。他不顾众人惊异窥探的视线,也不回答妻子的疑问,径直带着季阿暖来到偏房,扣上门闩说话。

“好孩子,大伯知道你谨慎,没在人前自报家门。阿暖这个名儿,我倒是知道的。”薛万银握着季阿暖的手,问,“以前季兄与我写信叙旧,说爱妻腹中有喜,若顺利生子,便唤作阿暖,是你不是?”

季阿暖点头。

薛万银舒了口气,眼角又开始湿润。“你就是季家次子啊。季……”

季阿暖接话:“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他垂眸补充道,“父亲喜欢这个时节。”

“其他人……家中还有人么?”

“只有我。”季阿暖语气平平,“事发当夜,我不在家中,躲过一劫。”

“你怎晓得来找大伯?”薛万银攥着鹅卵石大小的杂色玉石,“是季兄要你拿着这信物,来寻我么?”

季阿暖摇头。

“这块玉石料子,是我在父亲书房玩耍时发现的。父亲告知此物来历,说曾经出游至青川郡,有一落魄男子携满箱毛料,求他资助一二。若开出珍贵玉石,便悉数赠予。父亲施以百金,并未索求回报,只拿了这块小料,笑称此物乃万金之约。他日有难,必携此物前来,兑换万金。”他平静叙述着,“父亲将玉石赠我,意在告诫我为人当善。昌宁节当夜,我外出逃命,不敢祈求名士朝臣施以援手,身上只有这块玉,便一路乞讨而来,打探薛氏三男的下落。”

季阿暖抿紧嘴唇,沉默数息,继续说道:“父亲并无挟恩图报之意。是我前来索要报酬,希冀得到庇身之所。”

“好,好,好……”

薛万银连说了几个好字,眼睛已然通红。

“你是个聪明的,如今新皇登基,哪知谁是披着人皮的鬼。季兄一生交友广泛,豪迈风流,如今落得这般下场,我薛三不服……乖孩子,你且放心,大伯岂是贪生怕死重利之辈。当年季兄救我全家性命,使薛氏没能饿死道旁,如今轮到我报恩,报仇……”

他抱住季阿暖,咬牙说道:“我薛三拼尽全力,定会寻访季氏旧部,让你重返京城,杀朝堂恶人,洗谋反罪名。”

说罢,他便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压着嗓子生怕外人听见。一会儿说“季远侯一生风清月朗,竟然蒙受谋逆污名”,一会儿骂“沈舒阳狼子野心,残害手足至亲,怎能篡夺大衍江山”。句句惊心,足以定大不逆之罪。

此般真情流露,并未得到任何回应。

季阿暖始终挺直脊背,墨色眼眸安静无声。

苏戚站在他面前,久久望着,只觉这少年活似一具人偶,眼里空洞寂寥,不见悲喜。

画面由亮转暗,然后,自昏黑中点起了烛光。

地点还是这间屋子。

薛万银带来一对衣着俭朴的中年男女,拉着季阿暖的手,给他介绍。

“这是你以后的爹娘。”

“男的耳朵不好使,女的不会说话。南边拉来卖的苦奴,我多出了些银子,让他们照顾你。放心,他们不敢多听多看,而且只听你的话。”薛万银拍拍季阿暖尚且薄弱的肩膀,“从此,你们便也姓薛,是我宗族远亲。此番前来投靠,得我招待,在陈县住下。”

这一天起,季阿暖有了新的身份,以及新的姓名。

薛家远亲,家世贫寒。

其名为,薛景寒。

他和假冒的父母住进了薛家大宅,薛万银特意腾出西南角偏僻小院,作为薛景寒的新家。

此处虽然冷清,但胜在位置隐蔽低调,接客待人,方便得很。

薛万银又动用大量私财与人脉,暗中查访季远侯旧部亲信。渐渐的,便有人来到小院,拜见季珺之子。他们伏在薛景寒脚边呜呜地哭,跪下来宣誓忠诚,情绪激动者捶胸顿足,痛斥沈舒阳不仁不义。

苏戚坐在院墙上。看这里人来人往,房间常常亮起烛光。看昔日将士,旧友门客,夜里聚集起来商议大事。

她见到了年幼的断荆,怀里抱着和身体一般高的长剑,走到薛景寒面前弯腰行礼。

“我的父亲是您父亲的死士。父亲死了,我应继续护卫您的安全。”

断荆带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神色,语气严肃地对薛景寒说话。

苏戚也见到了杀戈。他被大人牵着手,蹦蹦跳跳走进来,笑容灿烂地和薛景寒打招呼。

“你便是我的主人?”

杀戈睁着好奇的圆眼睛,打量眼前的少年,“跟着你,我能杀人么?”

薛景寒表情淡淡,回答道:“能。”

面相讨喜的杀戈弯起眼角,笑得特别开心。

苏戚隐约想到,在现实中,她所见到的杀戈,似乎也只是少年模样。这小子……究竟多少岁啊?

小院自夏至冬,又从冬到夏。

许多人常常乘着夜月前来,早晨时又披着露水离开。另一些人走了,便没有再出现。

有时陈县城门上张贴了新的布告,布告上拓印着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下面写有小字数行,曰成鼎几年几月,季氏余党伏诛。

无论发生什么,薛景寒都没有流露明显情绪。他跟着众人学政论,兵略,学治国之策。他也上学堂,薛万银给他备足束脩,亲自送到县里最好的明德堂。

薛家各房的孩子们,也在这里念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