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84章 海军起义(第2页)

第84章 海军起义(第2页)

为了联络方便起见,三人临时编订了十二种英文密电码,专门用于舰与舰之间沟通起义事宣,使三大舰之间的行动更加协调。

冯国璋每次军事行动,都要求萨镇冰率舰队主力前往配合。

海军给予了冯国璋的很大地炮火支援,冯国璋也越来越倚重海军。

双方在水青山展开激战时,清舰弹药用尽后,遂纷纷驶往下游,退出战场。北洋军军失去了海军炮火的掩护,遂退往滠口一线。

清舰补充弹药后,又投入炮战。双方在三道桥、青山、刘家庙、谌家矶等地反复展开拉锯战,伤亡都很重。

攻打汉口时,冯国璋看到民军以民房为掩护抵抗顽强,要求海军轰击民房,遭到海军的拒绝。

残暴的冯国璋遂下令放火焚烧民房,目的是使民军失去屏障,无存身之处。

一时间,长江两岸火光冲天,百姓叫苦不迭。

冯国璋的这一丧尽天良的举动,不仅没有使民军退却,反而激起了海军官兵的强烈愤慨。海军官兵们更加厌战消极,又有更多的海军舰艇和官兵加入了起义的行列。

冯国璋对汉口人民犯下的这一涛天大罪,汉口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三十一日,武昌起义后双方最激烈的炮战开始了。清海军舰队经过重新部署和弹药补充,又驶至汉口江面。从午后三时至四时止,以三艘巡洋舰为首的两个舰队,向汉口革命军猛烈炮击,三舰左舷及首尾的二十一尊十至十五厘米巨炮,共发射炮弹七百余发,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江面。

冯国璋见状,心里极为得意,心想,革命军的士气这一下将被彻底打垮了。

实际上,早在炮击之前,三大舰已通过电台暗中商定,修正大炮瞄准点,使炮弹偏离民军阵地。因此,看起来发炮虽猛,炮火虽密,但革命军却没有多大的伤亡。这一次加入修正"炮击"的已不是一艘二艘军舰了,冯国璋还蒙在鼓里呢。

参战的海军舰艇,以"海筹"、"海容"、"海琛"为最巨,各舰均以此三艘巡洋舰马首是瞻。要想策动清朝海军起义,唯有这三舰出来领头。而发号司令者,除管带外别人很难有此权威。

"海琛"、"海容"二舰管带均是满人,说服其起义不太可能,只有"海筹"管带黄钟瑛(福建闽侯人)是汉人。

于是,三舰官兵暗中商议,决定在"海琛"和"海容"舰上秘密地开展自愿参加起义的签名运动,然后再在黄钟瑛身上寻找突破口。

秘密指示一下,二舰自告奋勇签名者甚众。这一步工作完成后,起义军官才将此举目的告诉黄钟瑛,并把签名的名单交他过目征求意见。

黄钟瑛其实内心早已倾向共和,但在当时情况下又不便明确表示支持,只是以默许来赞成这一行动。

随后,"海筹"将士又争先恐后地参加了签名,很快,三大舰的起义发动工作进入尾声。

在海军官兵紧锣密鼓地运动起义之时,冯国璋曾多次不解地提示萨镇冰:"为何海军的战力越来越差?军心似乎有涣散之势",表示十分忧虑和不满。

与此同时,武昌军**大都督黎元洪也派人送信给他的老师萨镇冰,力劝其起义反正。

信中云:"昔人谓谢安云: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同胞万声一气,谓吾师不出,如四万万同胞何?刻下局势,只要吾师肯出,拯救四万万同胞,则义旗所至,山色改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