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四十四章 京圈(第2页)

第四十四章 京圈(第2页)

王硕正是这个圈子里的大佬之一,徐才女就是他捧起来的,圈子里好些狗屁倒灶事的发起人。

其余的还有叶静,这厮就是《甲方乙方》里面趴在土窑上面哭的尤老板,后来还拍了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变着法的找了个特型演员演冯裤子,狠狠的把冯晓钢给涮了一把,可就这样,当时已经是国际知名大导的冯晓钢居然连个屁都没敢放。

这位在京圈里的名气最小,可实权最大,《甲方乙方》里面有场戏是帮着一个书店老板圆将军梦,需要一个大场面,有坦克的那种,换做别人估计也就不拍了,可叶静一出马,直接把剧组拉到了坦克团训练场,怎一个牛逼了得。

叶大英,这位更牛逼,根红苗正的三代,别看作品不多,可能量绝对惊人,当年香江艺人来内地拍戏需要走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还不一定能办成,可叶大英轻而易举的就请来了哥哥张国容给梅姐姐搭戏,一部《红色恋人》就把梅葶给捧红了。

还有一位就是中心这边的副主任郑小龙,赵保刚实际上就是他的人,而且听说葛大爷也是这位带着入的行,不张扬,可却是名副其实的京圈大佬,王硕都得给面子的牛人。

这四个人组成的阵营结果就是,捧谁谁红,推谁谁火,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城影视圈里火起来的艺人,有百分之九十都是京圈带起来的。

京圈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仇敌忾,有事大家一起帮忙,有敌人大家一起排外。他们不喜欢什么事物,态度也是一直的,比如郭小四的《小时代》。

为什么京圈的人要集体针对小时代,就因为郭小四不混京圈,不然的话那么多烂片他们不抵制,比如张易白的《将爱》是烂片,《匆匆那年》是堕胎片,为什么不抵制,因为大家是一个圈的。

同理,京圈更容不下张一谋,因为他是混西北圈的,混京圈的艺人基本没有谁演过张一谋的电影,比如徐才女,合作过那么多大导演,唯独没合作过张一谋。

并且,在2001年张一谋拍摄《英雄》,京圈的主力华艺兄弟就紧随其后弄了一个《天地英雄》,干不过你也要恶心你。

而张一谋呢,这么些年一直在积极的朝着京圈靠拢,可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理他,就是这么牛逼。

“他们认识我干嘛啊?”

易青说这话有点心虚,事实上《渴望》这部戏前世就是根据王硕的小说改编的,不过眼下这个时候,王硕应该还没动笔写这个小说。

应该不是打算要兴师问罪。

想来无非是觉得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就折腾出这么一部大戏,觉得新鲜,想要见识见识,要是看着他顺眼呢,就拉拢一下,要是不顺眼呢,就打压一下。

后来京圈的风格也都是这个套路,觉得小燕子不错就拉拢,腻歪逗比教主就各种踩乎。

“还能为什么啊。”冯晓钢说着,抽出一根烟电上,“还不是因为听说你写了个剧本,对你挺感兴趣的,不过说真的,青子,认识认识那帮人,对你没亏吃。”

拉倒吧,能不吃亏嘛。

易青对王硕的了解,虽然仅限于前世看过的一些报道,还有一些“野史”,可王硕其人应该和报道上写的相差不大。

要说讲义气,王硕的确也够意思,就拿冯晓钢来说,他不是大院子弟出身,本来没资格混人家的圈子,可他愿意鞍前马后的侍候,王硕迈不过面子,也乐意提携,不然的话,冯晓钢能顺顺当当的进电视剧制作中心?

可要说他不够意思,在对待冯晓钢的问题上,也的确差点儿意思,后来王硕自己开公司,制作电影,冯晓钢就是马前卒,可归根结底也没落多少好处。

特别是后来冯晓钢打算单干,这里面未尝没有王硕欺人太甚,拿着冯晓钢当白工的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