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明朝小公爷 > 第八百四十九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第3页)

第八百四十九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第3页)

“终究未负恩师所托!家父与钱公日夜忧心操劳,总算是种出来了!”

拿起一枚枚的土豆,张小公爷手都在颤抖。

粮食啊!粮食就是一个国家的命!

粮食,他就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一旦国家出现了粮食的危机,即便是如何盛世亦不过空中楼阁。

后世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多数的改朝换代都与气候骤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哈佛中国史5:元与明》,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述:

“我不由得想到应该把元明两朝的政治运势与其气候变化对照看看:

忽必烈汗迁都北京正值小冰河期的开始;1366年,元期衰亡,处于小冰河期第一个阶段的极寒期

1644年,明朝灭亡,正值这400年历史上记载的最漫长的严寒期的尾声。

气温当然不是解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因素,但任何解释肯定绕不过它。”

甚至再往前推至唐朝,盛唐最终衰落的原因很多。

而其中压死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黄巢之乱。

在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食不果腹之下百姓还需缴租税、服差役。

百姓走投无路,他们又能选择什么?!

乾符二875年,黄巢在山东菏泽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因为大旱灾,官逼民反直接导致了唐的覆灭。

黄巢义军攻占长安,后黄巢败亡,朱温篡唐建梁。

粮食,便是一国之根。

这一枚枚的土豆、一粒粒的玉米,一旦推广开来那么将可以救下无数条性命!

“这或许,是我来到这个时代……能够留下最好的礼物。”

妙安与足利鹤,第一次从自己的夫君眼中看到了一丝的雾气。

“子安辛苦!”

这是夷州孟冰,字子安。

乃夷州学子之首,张小公爷曾破例将其纳入门墙以示对夷州之敬重。

玉螭虎门下这一招牌,如今在仕林中可莫要太过响亮。

那真是走出去,都比别人傲气几分。

孟子安也争气,乃是夷州举人中第一个考出进士的。

如今在庠序教谕部任职,来年将外派徽州府。

他的目标不是留在京师,而是将来回夷州任职、主掌教化。

好让夷州能多考出些许学子,光大夷州教化。

“何敢言苦!恩师对夷州之情,学生等铭感五内!”

孟子安虽然年龄比玉螭虎大,可这句“恩师”叫的是情真意切。

若无恩师当年力举钱公前往夷州,他们这些人还在刀耕火种哪里有如今兴旺?!

更别说还能就学,考出夷州来这京师为官进学了。

“这些粮食亩产如何?!如今收获了多少?!”

孟子安擦了擦眼角,恭敬的作揖道。

“与海因里希将军所言一致!亩产甚至更多,如今收获后便在统计……”

“夷州湿热,怕土豆发芽而民惜偷食。钱公如今让家父等与他们说,土豆生芽则有毒……”

孟子安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已,林林总总的把自己所知全都说了一遍。

“走!随我入宫,见陛下!”

张小公爷深深的吐出一口气,他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用这件大事,酬谢老钱能的功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