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九零年代 > 16.灵巧(第3页)

16.灵巧(第3页)

她停不下来,还要杨文修教:“爷爷,你再教我认几个字。”

杨文修说:“好了,好了,一次教太多了你记不住,等明天再教。你把今天教的记住就可以了。”

杨鑫说:“我记住了,你再教我几个嘛。”

杨文修说:“咱们不写字了,我教你背一首诗吧。”

杨鑫说:“啥是诗呀?”

杨文修给她解释她也听不懂:“今天教你背《静夜思》。”

“《静夜思》是啥?”

“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杨文修教了她三遍,杨鑫就会背了。

她不晓得李白是谁,但她会跟着念。

杨文修带她玩了一会,给她讲了一会故事。到黄昏时,再考她下午教的生字、算术,还有古诗,她全没忘,记的一点都不错。

这小孙女,真是太让杨文修惊喜了。

家中三个孙女,杨文修都尝试过教她们读书写字。

老大金顾,太笨了,几个字学了半天都学不会,实在是笨的无药可救。金盼金望聪明一点,但缺乏专注,也不是读书的料,教她认字,她东张西望,不晓得在想什么,过一阵就忘,也是怎么教都不行。

杨文修是做教师的,他知道,聪明的孩子,都有共性,首先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心和求知欲。而且反应灵敏,老师一说就会,模仿力极强,还能举一反三。并且还要专注,不是三分钟热度。有的孩子最开始学习,表现的很有兴趣,但很快就觉得无聊厌倦,也是不成器的。

杨鑫这孩子非常聪明。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杨文修职业教师的敏感,他已经能感觉到,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的!

上一个让他这样喜欢的孩子,还是他死去的大孙子。

名字也叫杨鑫。

跟这个小孙女一样聪明,一样可爱懂事,他视如珍宝,可惜,死了。

他一直希望罗红英能再生一个儿子,来填补他失去大孙子的伤痛,但罗红英坚决要养这个女儿。没想到,这个小孙女却是一块难得精致的璞玉。

晚上,罗红英回来了。

杨鑫告别爷爷,去找妈妈。

她抱着饭盒:“妈妈,我今天捉了好多螃蟹,你给我炸了嘛。我想吃炸螃蟹。”

罗红英在灶前煮饭,锅里正烧着热水。杨鑫兴高采烈地把一盒子螃蟹递给她。

“我要吃炸螃蟹。”

罗红英没心思搭理她,板着脸训斥道:“拿走!炸啥螃蟹。小破螃蟹,没二两肉,还浪费我的油。你以为油不花钱?”

杨鑫站在灶前不肯走,非要缠着罗红英炸螃蟹。

罗红英驱赶道:“拿走,我没空给你弄。”

杨鑫委屈巴巴的。

罗红英说:“谁让你把饭盒拿去捉螃蟹的?饭盒是吃饭的,被你弄的全是腥。”

她突然来了火:“让你不要去水边玩不要去水边玩,淹死了,没人来打捞你。你非不听。我一天到晚下地累的要死,你们还要给我找事儿。”

杨鑫不知道妈妈的火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她有点害怕,被训斥的不敢回话。罗红英放下火钳站起来,从她手里夺过饭盒,走到厨房外,将一盒子小螃蟹全倒进了臭水沟:“你在家找不到玩的了是吧?你再去找点花样来。你看你把饭盒弄这么脏,以后还能用来装饭吗?上个月刚买的饭盒,新的,花了五块钱,被你摔的坑坑洼洼的。成天啥事儿不干,就知道糟蹋东西。”

杨鑫站在厨房外面的菜地里,低着头不敢回屋。

罗红英一直在骂骂咧咧。

饭煮好了,罗红英出来叫她:“还不回来吃饭?站在外面干啥?还要我来哄你?”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siluke。l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