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开局逃荒,我能听见诡物心声 > 第1章 刚醒就要被活埋(第2页)

第1章 刚醒就要被活埋(第2页)

沈珣将这些奏本放到一边,他相信,不止他这里,六部尚书,内阁等估计收到的更多,然后就是最多的司礼监了。

内阁现在确实如沈珣所料,靖王拿着十几道奏本,出了班房,走到孙传庭班房,苦笑道:白谷,你猜我收到的都是谁的奏本

孙传庭放下笔,抱起一堆放桌上,道:万历年间的三个阁老,天启年间的四个尚书,咱们比比

靖王笑了声,道:我的也不差,宗室十六位王爷的联名奏本,十三位公侯的联名奏本,还有皇后娘娘的大伯父,李娘娘的族叔

孙传庭眉头跳了跳,这还真比他厉害。

汪乔年出现在靖王身后,道:白谷,王爷,大理寺除我之外,所有四品以上官员的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厉行新政,推动大理寺改革完善

孙传庭微怔了下,点头道:还是你们大理寺高明。

汪乔年苦笑摇头,现在朝廷各部门都被这些大同小异的奏本淹没,让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靖王微笑着,道没什么在意的,皇上那边肯定早就知道了,待会儿咱们挑几个比较好的,送去司礼监,刘公公,曹公公自然清楚怎么做。

孙传庭赞同,道:这些事情先放着,皇上想必也不会去泰山封禅,眼下还是今年的夏粮之事。

说到这里,靖王与汪乔年都神色微沉,今年是新政落实的第一年,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在地方已经引起乱子,随着夏收逼近,将会越来越大。

汪乔年道:我已经收到上百封书信,都是各地大理寺主事的,他们言称一些地主巧用手段,开始避税。有的佃户状告地主欠粮,有的府县以历年欠粮为借口,有的甚至还放火烧毁农田这还是江南富庶之地,在陕川等府县,地方上要么以青壮不足为由,请求减免,有的就是勾结盗匪,抢掠一空,以此要求朝廷赈灾当真是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都是各种理由告到大理寺,在打官司,拖延塞着,所以被收集起来,集体上报的。

靖王神色凝重,道:督政院那边也是,各地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奏本,书信,都是言称今年天灾严重,粮谷减产严重,希望朝廷暂时不要征税。我派出了一些官员去查看,上报上来,都是千里干涸,百里无一苗,甚至还有不惜提前收割,欺瞒督查

这些孙传庭自然也收到了汇报,面色沉着,道:皇上登基以来,减免粮税的府县高达数百,朝廷的国库早就见底,这些人丝毫不体谅上心,为了蝇头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真当朝廷是摆设不成

这个时候,毕自严从靖王,汪乔年身后走出,道:各地巡抚的奏本怎么说

孙传庭等人见毕自严来了,都转向他,孙传庭道:江苏,浙江,湖广等地的奏本早就上来了,他们还是有些有心无力,对于府县控制力有所不逮。有几个参议还上奏,希望朝廷缓个两三年,等新政推行到下面,对地方控制力大增,再完善赋税,到时候必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

这样的理由看似很对,何尝不是另一种的拖延塞着,几年后必然还会有新的借口

毕自严脸色淡漠,道:皇上之前与我言,准备在督政院之下组建执法队,专门用来应对抗税。先看看再说,如果有必要,就组建

明朝近年天灾连绵,地上长不出东西,百姓抗税的相当多,可以说,绝大部分民变都由此而来。但现在他们说的执法队,却不是,他是针对士绅阶层的。

可以预见,这个机构在组成前后,都将引来狂风暴雨。

孙传庭自然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思索一番,道:那就先看看,孙阁老已经带兵入关,军改必然会迅速推进,若是有人闹出大动静,可以借此狠狠震慑一番

毕自严点头,旋即又道税务总局那边你盯着,他们给了我一个清单,据说今年能有五万白银的收入,日后几年还会更多,你觉得真假几何

孙传庭知道毕自严不喜欢商人,除了对商人低买高卖,不劳而获的厌恶,还有就是他认为东林党与这些商人关系千丝万缕,腐朽由此而来,深为恶痛,。

孙传庭稍做沉吟,道这个是在国贸寺之外,以国贸寺历年的上缴的税银来看,多半是真的。

国贸寺也就是惠通商行,现在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已经行政化,盈利能力被大大的缩减。

毕自严神色平静的点头,道:国库在日渐减少,若是能有个补充,对商人有所规范也是好事,不过还是要看着,莫要让他们太过纵容。

孙传庭会意,道:现在外面沸沸扬扬,给皇上颂功,内阁是否要有所表示

毕自严果断摆手,道:皇上不是好虚名的人,你将近来新政的进度汇总一下,晚上我去乾清宫与皇上再谈谈。

书朋网-最好看的小说阅读网站www。shupengwang。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